如何规定不当得利不返还违法行为?

不返还不当得利构成违法但不一定构成犯罪。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和约定的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,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,拒不返还的可能通过法院诉讼强制执行解决。不返还不当得利若是涉及遗忘物或者埋藏物,且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,拒不交出的可能涉嫌侵占罪,需要承担刑事责任。法律依据:《民法典》第九百八十五条
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,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。
《刑法》第二百七十条
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,拒不退还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
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,拒不交出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✫✫✫✫✫有法律问题,请打电话15555555523(123中间8个5),微信同号,免费咨询✫✫✫✫✫
不当得利不返还一般不触犯刑法,一般属于民事纠纷,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;但如果数额较大,权利人请求返还后不返还的,可能触犯刑法,构成侵占罪。法律依据: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二百七十条
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,拒不退还的,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,数额较大,拒不交出的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 本条罪,告诉的才处理。
2021年生效的《民法典》第九百八十五条
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,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,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:
(一)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;
(二)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;
(三)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。
2021年生效的《民法典》第九百八十七条
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,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。

内容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皆为本站原创文章。

转载注明出处:http://www.diodibg.com/350547.html